捧着你的心-纪念《青岛日报》创刊75周年

    更新时间:2024-12-11 10:54  

捧着你的心

孙海鹏

 

沿着历史的长河前行,《青岛日报》己经创刊75周年了。她象一枚种子,扎根在广大读者心田,她象一把火炬,代际之间薪火相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我既是这张报纸一段旅程的见证者,更是她的忠实读者和忠诚作者。每天清晨捧读着这张报纸,好似捧着你的心,一种暖暖的情愫油然而生,在她生日之际,我禁不住打开记忆的闸门。

    最早接触青岛日报是在我上学识字时,那时候家在胶东的一座小县城,一支隶属于青岛警备区的守备师驻扎在那里,我的邻居严伯伯是一名离休老干部,组织上给他订阅了若干报刊,其中就有一份青岛日报。岛城许多路名、景点和历史掌故,我是从散发着墨香的青岛日报上知道的,尽管我还从来没有去过青岛。

    后来家搬到青岛,在青岛读高中,我喜欢文字,把涂鸦的作品变成报纸的铅字,一直是我学生时代的梦想。1988年我刚刚高中毕业,那时候南疆边陲的战争硝烟还没有散去,我写了一首诗歌《我想起那方天地》,我的梦想是当兵,诗中记录了我对最可爱的人的浓浓情感,发表在当年国庆节《青岛日报》的文艺副刊上。我经常引以自豪的是我的处女作竞是一首浪漫的诗歌。从此,有了我与《青岛日报》长达三十五年感情的肇始。

    转过年来,我考录到青岛市税务局四方分局,当了一名税务专管员,从懵懂学子接触到经济与税收的新天地,为我豁然洞开了一扇春光盈盈的窗口。那时候,我跟着老师傅骑着自行车,风里雨中穿行在纳税让人中间,我经历了收税的艰难,见证了税收带来的城市变化。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以观察与思考的视角,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关于税》发表在1991年12月8日《青岛日报》第二版,当时只有对开四版的报纸,占据了大半个版面。我记得那天,我的科长马典祥拿着报纸对我说,全局干部都在看你的文章,并告诉我,王国贞局长还要奖励我呢。我心里美滋滋的。在那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文字变成铅字,我在单位也算新闻人物。局长真得给了我200元奖励!

    自从那次”打赏”后,我把爱好的文字与我热爱的工作连结起来,我渐渐的对于写点税收与经济的东西产生了一种热烈与殷切的愿望。我陆陆续续发表过《破产是新生》、《中小企业的路怎么走》、《说不尽税官故事》、《难征的个人所得税》、《校办产业:一支红杏出墙来》等大量紧扣经济与税收热点的文章。总有读者通过编辑打听:“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甚至辗转找到我,跟我探讨文中的一些观点。前几年我写过一篇散文《玉兰花开》,一位报纸总编辑微信转发时写道:诗意人生就应该象玉兰花开,不温不火,不争不抢。还有读者电话找到我,问询我该怎样对待不如意的生活。我说:我不懂什么生活,只是把眼睛看到的美好写出来。前些日子,我发表了一篇散文《小镇鱼鲜》,写的是当年沙子口街道王清源书记以节庆助推产业,推出鲃鱼节的故事,文中有吃鲜的细节描写,就有读者找编辑勘误“砸巴着嘴”应为“咂巴着嘴”,咬文嚼字,可见这位读者的严谨。每每回想起文章内外的故事,我都能感受到文字的力与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我的作品“高产期”,通讯、短评、新闻、理论调研,每个月都有几篇文章见诸报端,许多企业家和同事都是我文中的“主人公”,我也连续十年被评为《青岛日报》优秀通讯员。我要特别感谢青岛记者协会张志强副主席,我们结下了几十年的情缘,无论他当编辑、部主任还是副总编辑,象呵护青苗一样给予我许多指点。我想,不是我的文字有多么隽秀,是若干象张志强一样的青报人对作者的扶将,是税收工作给了我创作的土壤,更是这份报纸给了我包容的胸怀。

    我走过许多区市,我的工作经历总能在青岛日报找到足迹。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春天,那时我在崂山区的一个乡镇税务所工作,有一天我的同事张玉琴拿着一封写给《青岛日报》的信找我:“现在沙尘暴这么多,我想建议大家都捐点钱,在我曾支边25年的青海种点树,你帮忙润色一下这封信…..”终于,2000年4月17日,青岛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张玉琴的倡议书,号召“人人捐出一点绿,西部建片青岛林”,这件事在青岛引起巨大反响,岛成人民积极响应,踊跃捐款,纷纷以实际行动表达黄河儿女对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拥护和对黄河源的深情厚爱。那一阵子,我全身心投入到整个活动的策划和开展。我也很荣兴,代表税务人,在那个时代为“青岛林”做了点有益的事情。现在我在城阳区税务局工作,单位与青岛日报社一个党支部保持着支部共建关系,我己对一张报纸的情感延伸到税收工作中了。

    时光荏苒,当年那个青春的小伙子,已是青丝变白发,我少有动笔,即使动笔只是写点感想。现在我每天还保持着读报的习惯,《青岛日报》是我写作梦想出发的地方,许多泛黄的剪报一直珍藏着,也珍藏在心中,它给与我精神的富矿,带给我一段青春的华章,让我终生受益,难以忘却。

    走进一扇门,结下一段缘。身穿蓝色制服,头顶庄严国徵,我己干了一辈子税收工作,我见证了税收与祖国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依然能记得1994年元旦发表在新闻特刊上的《迈向春天的新税制》,我一直有个想法,再写关于税收春天的续篇。整整30年过去了,税收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性增值税留抵退税、春风便民行动等等,实实在在让纳税人分享着税制改革的红利。是的,税收的又一个春天来了,我要为新时代的税收歌唱,为税收带来的祖国美歌唱,《青岛日报》是我歌唱的大舞台。

    捧着你的心,听着你的脉博,感受着一张报纸的柔情之美和力量之美。我祝福《青岛日报》天天进步。

 

责任编辑:毛小瑞
0